岭南之地,山川秀美,民俗淳朴,尤以秋分之节,习俗繁多,各具风情,今略陈其要,以飨读者。
岭南之秋,金风送爽,万物成熟,乃天地之大成之时。客家族群,聚居于斯,承先启后,习俗独特,尤以秋分之日为甚。是日,秋菜盈野,名为秋碧蒿,实乃野苋菜也。乡民皆出,采撷而归,仿春汤之法,佐以鱼片,共煮秋汤。其味鲜美,寓意深远,有顺口溜云:“秋汤灌脏,洗涤肝肠,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。”此习不仅养身,更寄寓了人们对家人安康、岁月静好的美好祈愿。
又有一俗,名曰“粘雀子嘴”。秋分之际,客家农人皆得休假,家家户户煮汤圆以庆。尤为特别者,乃是将不包心之汤圆数十枚,煮熟后,用细竹叉穿之,置于田边地畔,意在以此粘住雀鸟之嘴,防其啄食庄稼,实为农人智慧与幽默之体现,亦含对丰收之殷切期盼。
孩童之乐,莫过于秋分放风筝。彼时天高云淡,风清气爽,正是放飞纸鸢之佳时。王字、鲢鱼、眯蛾、雷公虫、月儿光,各式风筝争奇斗艳,大者如鹏鸟展翅,小者亦灵动可爱,孩童嬉戏其间,欢声笑语,响彻云霄。乃至大人亦参与其中,共享天伦之乐,一派和谐景象。
而送秋牛图,则又是一番别致风情。秋分时节,民间有善言唱者,手持二开红纸或黄纸所印之“秋牛图”,图中绘有全年农历节气及农夫耕田之景,挨家挨户,即兴说唱,内容多为秋耕吉祥、不违农时之语,以取悦主人,换取薄酬。此俗名曰“说秋”,说秋人则被称为“秋官”。其言辞虽随口而出,却句句押韵,生动有趣,深得民众喜爱。
再言秋分祭月,古已有之,乃传统“祭月节”之遗风。昔人云:“春祭日,秋祭月。”中秋之节,实由此演变而来。初时,“祭月节”定于秋分,然因秋分之日,农历八月内日期不定,未必皆有圆月,而祭月无月,则大为减色。故而后人将其移至中秋之日,以保月圆人团圆之意境。
至于“竖蛋”之戏,更是风靡全球,虽源起中国,却已成为世界共娱之项目。秋分之际,世人皆试以光滑匀称、新产四五日之鸡蛋,轻手置于桌面,试图竖立之。此戏看似简单,实则需心静手稳,方能成功。成功者无不欢欣鼓舞,失败者亦乐此不疲,共赏蛋立之趣,遂有“秋分到,蛋儿俏”之谚语流传于世。
此外,岭南之地,信仰昌盛,二月间更有两大神诞,一为观世音菩萨诞辰,一为三山国王祭日。观世音菩萨慈悲为怀,普度众生,其诞辰之日,信徒们多茹素斋戒,前往各观音寺庙,虔诚祭拜,祈求菩萨保佑,消灾解难。而三山国王,则是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独山、明山、巾山三山之神祇,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奉为守护神,故其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。每年二月二十五日,民众皆举行隆重祭典,以表敬仰与感恩之情。
岭南秋分之习俗,丰富多彩,既有农耕文化之深厚底蕴,又有宗教信仰之虔诚表达,更有家庭团聚、亲子同乐之温馨场景。此等习俗,历经千年而不衰,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,更彰显了岭南人民热爱生活、勤劳智慧、崇德向善之美好品质。